隨著地震科普教育方式的改變,全國各地掀起了建設智能地震安全教育科普館的熱潮。地震科普體驗館實現智能化向公眾科普科學知識和宣傳教育,越來越受到重視。
那么,地震科普體驗館設計如何體現智能化教育呢?下面給大家簡要介紹!
1、數字化互動體驗
在傳統的地震科普體驗館中,關于地震安全教育培訓和地震安全知識宣講,大都是以人工講解、課程灌輸為主,這種方式容易導致理論知識與實踐相脫離。如今,數字化互動體驗式教育已然成為了一種新式教育形式,在安全教育科普館內,通過互動和融入式體驗,更有利于參觀者透徹理解學習安全知識,滿足公眾模擬地震安全體驗的需求。
2、內容結合數字技術
地震科普體驗館擁有學生安全預防教育和社會普及宣傳兩大職能,可考慮通過參觀數字化安全教育展覽、觀看安全教育影片、參與安全互動體驗等環節進行展示。
3、展示方式結合數字手段
在展示方式上,借助數字化手段,集高科技與智能化于一體。比如,在地震模擬體驗區,大量運用前沿的互動多媒體、VR互動體驗、聲光電特效等現代高科技手段,模擬地震中有可能威脅人身安全的場景和環境,讓觀眾進入虛擬世界,親身觀摩各種場景的突發狀況,并且可以提升自身的安全防護。
智能化的安全教育科普館通過多種數字化展示手段和互動體驗展項,能夠大大激發觀眾的參觀興趣,給觀眾帶來深刻的體驗,從而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果,是面向全社會進行安全教育知識普及和預防教育的重要陣地。
上一案例: 地震科普體驗館常見地震科普產品
下一案例: 地震模擬平臺可以提高人們對地震應對能力